返回

渭水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缺少衔接。他在史家庄初校恒好学生,在这儿就赶不上了。他借了一套二年级的课本自己看,自己学。上午放学回家吃饭,来校时带一点炒面,中午放学不回家,吃炒面,喝开水。一吃过饭就带着课本到学校操场边的槐树林里埋头学习。操场上学生玩耍嬉笑的声音不时传进他的耳朵,他像没听见一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时,他的学习成绩赶上去了,语文和算术都是4分。学年结束时,他被评为三好学生。

    生活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小刚感到非常自豪,非常幸福。自从进了东川小学,他有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新的集体家庭,他对真正的家倒有些淡漠了。只是他时常想念妈妈,正当他上课或者玩耍的时候,妈妈憔悴的面容一旦在他脑海里浮现,他的心就猛的一抽,便不由得想念妈妈:“妈妈这会儿在干什么呢?她的胃病好些了吗?……”自从他转学以后,家务的担子全落在竹梅一个人的肩上,她干了地里活又要忙家务。小刚放学回家吃饭,多时不见他妈,他一揭开锅盖,饭温温的放在锅里,他端出来,坐在灶前,一边往嘴里扒着饭,一边想他妈,感情常常淹没了饭的味道。一吃过饭,他又赶忙返回学校。

    他们班有块小园地,种着花草和各种蔬菜。下午课外活动时,班主任姚老师常带领同学们在园地劳动。这时候,姚老师和同学们开玩笑,讲劳动技巧,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从同学们的口中,小刚得知姚老师的家境也比较贫寒,他父亲去世得早,他还有两个弟妹。他在县一中上的中学。初中阶段他学习很好,还加入了共青团,初中毕业以后,由于全县缺教师,他没上高中,就参加了工作。同学们在姚老师面前无拘无束,像亲哥哥似的,只有上课时他才是严师。学校生活是多么幸福,和姚老师在一起又是多么愉快!小刚一生都忘不了这一段幸福的学校生活。

    第二学期,学校号召各班办校呵养场,三甲班决定办一个养鸡场。鸡窝垒好了,却没有鸡养,从外边买吧,班上缺钱,怎么办呢?同学们和班主任都很着急。

    小刚灵机一动,想把自己家里的一只母鸡送给班上的饲养场。他家里养着三只母鸡一只公鸡,这几只鸡都是小刚从小养大的,三只母鸡都正在产蛋期,是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收入,妈妈会不会同意?他有点担心,决定回家先和妈妈商量,说不定她会同意的。

    “妈,我们学校要办养鸡场,把咱家的母鸡给一只吧。”小刚端起饭碗,犹豫了一下说。

    妈妈考虑了一会儿,说:“你愿意给就送去吧。”

    小刚高兴坏了,他连饭也不想吃了,勉强吃了一碗,饭是什么味道都没尝到。一放下碗,抱起他喜爱的那只帽帽鸡,就向学校走。母鸡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红眼珠东瞅西望,不知道它的主人要把它抱到哪里去。它在小刚怀里乖乖地卧着,一点也不反抗。因为小刚把它抱惯了,小刚每次从地上抱它时它都不跑,定定地站着等小刚抱。

    出了村子,小刚把母鸡放在路边的麦地旁边,掐了几个麦穗,让母鸡吃了,又继续赶路。

    到了学校,校园里空荡荡的,还没有学生到校。他先把母鸡放进鸡窝,然后去向姚老师报告。姚老师跟着小刚来到鸡窝旁一看,咧嘴笑着,从教师食堂抓了一把小米,放在碗里,让母鸡啄。中午上课的时候,姚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这一消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史小刚。

    在史小刚的带头下,班上不少同学也把自己家的鸡、兔送到班上饲养场。饲养场很快扩大了。三甲班成为全校的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小刚被全班同学选为勤工俭学模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