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渭水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十八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东川小学的师生去野人湾背矿石,在石场正赶上放炮,空中石头乱飞,五年级乙班的两名学生躲闪不及,当场被飞来的乱石打死,脑浆逬流,鲜血染红了雪地。这一事故引起了县文教局的重视,通知全县所有小学一律停止背矿石,开始上课。可是太晚了,一学期的大半时间已经过去了,教学任务怎么能完成?

    这天早晨,小刚背书包去学校。说实在的,他对上学已经不感兴趣,学校对他没有吸引力了。要不是还有一个关心他的罗老师,他真不愿上学了。

    这些心里话他不敢对母亲说,怕母亲对他失望。母亲的担子已经够重了,他不愿再给母亲增加任何负担。一看见母亲那憔悴的面容,他心头就笼上一层阴影,可他又无能为力。为了不看见母亲那种令人担忧的样子,他也不愿意在家里呆。学校更没有他的温暖,他心里只感到孤寂和悲凉,他只想一个人在野外无人的地方消磨时间。

    他无精打采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却并不希望早点到达学校。

    天气很冷,地上白白地结着一层霜。一清早,野兔和雀鸟就在没有收割的秋庄稼地里觅食,大雁排成队在天空飞翔。他想,自己要是变成一只飞鸟,没人管束,该多么自由啊!人活得太没意思了。

    他边走边想,忽听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李进喜正从后边追上来。李进喜和他在同一个班,比他大两岁,非常调皮,常和人打架,却和小刚很要好,是小刚的保护伞,仗着他,别的学生不敢欺负小刚。

    进喜跑到小刚跟前,给了小刚一把烧熟的黄豆,小刚一吃,挺香,问还有没有,进喜说:“你要是想吃,我还能变出来。”小刚问:“你怎么变?”进喜神秘地一笑,说:“你跟我走就是了。”他把小刚领到一块黄豆地里,拔了一捧黄豆,再捡了些干柴,掏出怀里的火柴,用柴禾将豆蔓点着,只听见噼噼啪啪一阵响,一会儿,豆蔓烧完了,豆子一颗颗掉在灰里,进喜和小刚用柴棒拨着灰,捡拾着吃,味道特别香。

    吃完了,二人互相一看,脸都抹得黑乎乎的,像戏里的包公脸。你看我,我看你,笑个不停。

    正笑着,忽听路上有哼哼唧唧唱歌的声音。他俩悄悄走到地边向下一看,原来是他们的阎校长,胸前戴一朵大红花,正得意洋洋地走着,可能是去参加什么会议。

    “汪汪!”进喜学了一声狗叫,阎校长闻声将头转过来,他俩腰一弯,由于地比路高,阎校长没看见,又唱着歌走了。

    “让他去吧。”进喜高兴地说,“我看咱就别上学去了,到山上打野兔去。”

    小刚想了想说:“还是去吧,不去对不起罗老师。”

    “要去就快点,别迟到了。”进喜拉着小刚的手跑起来。

    一进校门,迎面碰见罗老师,他俩想躲已经来不及。

    罗老师停住脚步,指着小刚和进喜的脸说:“你们是不是刚从烟囱钻出来?我房子有水,去把脸洗净,准备上课。”

    小刚和进喜在罗老师房子洗了脸,就往教室跑。

    教室乱的很,几个调皮学生把凳子摞在一起耍把戏,惹得全班学生嬉笑,连上课铃声都没听见。不知谁说:“罗老师来了!”捣蛋的学生才慌忙提着凳子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罗老师已经拿着教案站在教室门口,注视着全班学生。等教室安静下来,她走进教室。

    罗老师今天换了一身新衣服,棉衣上套了一件花哔叽外套,梳两条短辫,显得端庄秀丽。她表情很严肃,站在讲台上盯视着全班同学,直到学生脸上显出愧疚的神情。

    她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这学期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认真上一节课,你们心里着急不着急?学校不上课,这是什么学校?学生不上课,这叫什么学生?你们想过没有?——当然,这不能责怪你们。可是现在我们要把心收回来,不能再野了。再过几周就要放寒假了,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罗老师越说越激动,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同学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看她的脸。

    “我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我说的话,珍惜这仅有的一点时间。我不多说了,现在开始讲课。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军用小刀》。”

    她转过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课题。然后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课文大意。

    课文内容是写苏联卫国战争结束以后,军人索卡洛夫复员回家把自己携带的一把精致的军用小刀赠送给自己的儿子戈什提亚。谁知儿子拿这把小刀在学校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情。他用小刀削教室的门窗,在课桌上刻字……老师发现后没收了他的小刀,把小刀连同一封信送到他爸手里。他爸看信后非常生气,但没有体罚儿子,而是关起门来单独和儿子谈了一次话。他向儿子介绍了这把小刀在战场上的经历:他用它割断过敌人捆绑战友的绳索,用它为自己和战友包扎过伤口,用它砍树枝生火,用它切菜做饭、开启罐头……“在反法西斯战争前线,它是我的随身伙伴,是我的武器,没有它,我可能就不能活着回来。你知道我对它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我把它送给你,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