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仅一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反意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笑,道:“李大人说得是啊,我砍现在就去安排人,大人也就先住在这里,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就稍后再说”

    “这倒没有什么问题”

    李浚假意的答道,慢慢的走到了墙边,而靳荣显然不知道李浚到底又什么打算,看到李浚不上京如此一拉自己也就安心多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只听见呛的一声,明晃晃的刀刃就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靳荣吓了一跳,连忙道:“李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外面的那些护卫见此,连忙奔了进来

    李浚脸色一沉,喝道:‘让他们滚出去“

    ”滚出去,滚出去,听到没有“

    靳荣大声的喝道,这几个侍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这还是老老实实的离开了房间,而靳荣这时候满脸堆笑,道:”李大人,你看你这是做什么啊,我们又不是什么敌人,你这把刀放在我脖子上面做什么,这可是很危险的”

    “哼”

    李浚冷冷一哼,道:“靳荣,我不知道你是和居心,居然阻扰我上京不成难道你怕我坏了你的事情不成?”

    靳荣一听,这脸色顿时大变,连忙笑道:“李大人,你看你说道那里去了,我能有什么事情,我这还不是为了你着想,万一这汉王没有造反,这倒霉的最后可就是你了我可是一片好心“

    李浚那里那么容易就被他三言两语就打动了,冷冷道:“靳大人的好心我心领了,即便最后我是诬陷,那么这罪也由我自己来抗,和大人你无关,那么现在你也就立即给我符验,不然我可就不客气了,大不了我李浚给你陪葬”

    “别别别”

    靳荣连忙告饶,道:“李大人,你看你这是何必”

    李浚冷冷道:”现在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老老实的把东西给我,不然的话,休怪我不客气了“

    靳荣这下可真的害怕起来,连忙求饶,道:”好了,好了,你别生气,我答应你还不成吗?“

    说吧,举起手来,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桌子目前,拿了一张符验给他

    李浚接过来一看,果然是自己需要的符验,这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也就扯刀,道:“靳大人,今日之事我也就记载这里了,要是你胆敢有什么二心,休怪我李浚不客气”

    说罢,带着程掌柜就奔出了屋子。

    门口侍卫见此,这就要上来阻拦,李浚大喝一声,道:“我是四川道监察御史李浚,谁敢拦我?”

    那些侍卫一听,顿时就傻眼了,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李浚离开了这里

    监察御史是官名。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始设。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因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通常弹劾与建言,设都御史、副都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书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然品级仅正八品下,无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只能由侧门进出,非奏事不得至殿廷。开元初才取消限制。但因内外官吏均受其监察,权限甚广,颇为百官忌惮。员额,唐为十五人。宋减为六人,分察六部百司,品级为从七品。元沿设,员额很多,除内台三十二员,尚有江南行台二十八员、陕西行台二十员。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官,所属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各冠以地方名称,各道人数不等,总数一百十人,均为正七品官。

    都指挥使司,是明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

    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

    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称三司,分掌地方军政、民政、刑狱,都指挥使司的长官是都指挥使,是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属朝廷五军都督府。

    靳荣虽说是都指挥使,但是这李浚可是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监督百官,一个性质就有些类似以后的纪委一样,如此一来,靳荣还真不敢把他怎么样,另外一方面在,靳荣闲杂也就是墙头草,两面倒,一方面他不敢直接就跳出来反抗朝廷,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想巴结朱高煦,于是也不敢动李浚

    可是等李浚走后,靳荣自己却没有办法放心下来,要是这李浚真的回到了朝廷报告了汉王造反的事情,那么汉王怪罪下来,岂不是自己同样又责任?可是自己派兵去追却也万万不妥,想来想去,靳荣李浚派心腹去了朱高煦那里,报告李浚上京的消息

    在朝廷,朱高煦送去的奏折已经抵达,送到了朱瞻基的手里

    除了那些恭迎朱瞻基的话之外,在信中朱高煦也说当地歉收之类的,当然,为了不让朱瞻基怀疑自己,在这折子里面朱高煦还大力的提出了一些利国安民的方法,比如减轻赋税之类

    在早朝上面,朱瞻基让人好好的宣读了一下朱高煦的折子,然后这这感叹道:“皇祖曾嘱咐先皇说皇叔有二心,应当加以防备。而今皇叔所言,全是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