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片诚心,说明他已洗心革面,皇祖的话可以不顺从照办。”
于是朱高煦提出来的那些事情然也就全部他答应,然后让下面的衙门照办,在很多大臣的眼里,对于这皇叔,朱瞻基是完全的信服,没有丝毫的怀疑
下了早朝,王钰和其他的那些大人离开了金銮殿,原本和刘本卿,宋礼等人走一起,不过后来张辅上来,刘本卿等人也知道两人应该有要事商议,于是也就找了一个借口先行离开
等刘本卿等人离开之后,张辅这才问道:“王大人,对于汉王的折子上面说道事情,你如何看?”
王钰道:“那些利国安民之事倒也可行,不然的话皇上也不会让下面的衙门照办吧,至于其他的,据我所知,今年乐安等地并没有什么灾情,应该是一个丰年才是,至少这夏粮收成不错,你也知道我到处又不少的商铺,他们也会给我带回来一些有用的消息“
张辅点点头,道:“那汉王为何要说谎?”
王钰笑道:“应该是告示朝廷,他那里今年没有什么粮食吧,这没有什么粮食,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养军队什么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辅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意思,道:“没有军队,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其他的,不过他认为他的话朝廷会信?”
“信不信没有关系,只要拖到这秋粮收了就可以了”
王钰接着说道,“要是又秋粮同样丰收,那么这粮食也就不缺什么。”
这不缺的话自然也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也就是造反。
张辅沉吟了一下,道:“如此说来,这汉王是又异心的,这皇上当着满朝文武说那番话如此说来也是颇有深意的”
朱瞻基难道不知道朱高煦要造反的事情?显然已经有所防备了,朱瞻基可不是朱高炽,他最像的人就是朱棣,行军打仗同样是好手,如此当着满朝文武大臣说话,很简单,朝廷中还有朱高煦的人,即便朱高煦上台之后清理了一些,不过朱高煦毕竟性情温和,对于有些人也有些不忍,所以也就没有赶尽杀绝,而这些人在朝廷也就充当了朱高煦耳目的作用,时时刻刻的监视着朱瞻基的一举一动
现在朱瞻基其实并不是怕朱高煦谋反,而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反,或者说不知道那些人跟着他一起反,不然这些人的狐狸尾巴露出来,又怎么能一网打尽,而让他们狐狸尾巴露出来的最好办法就是一个方法,让他们感觉朱瞻基对于朱高煦已经没有任何的防备,已经没有任何的怀疑,如此一来朱高煦才能不顾一切的准备
朱瞻基等的就是这个。当皇帝的,没有几把刷子能安稳坐牢,当初朱高炽登基的时候这京城在又朱高燧的情况下朱瞻基可还是牢牢的给控制住了,如此也说明了一点,朱瞻基不是简单的人,现在的他不过示弱而已
王钰和张辅的心里其实都清楚,王钰最为清楚,当初朱高燧在离开的时候自己给他说的那番话也就是朱瞻基的意思
闻言王钰微微点点头,道:“的确如此,皇上这话中的深意,在你我的耳朵里面听来是一回事,在另外一些人的耳朵里面听来则又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我们也就静观其变就可以了,至于这后来的事情怎么样,皇上心里应该清楚,如果汉王真有反义,那么八月倒九月,应该是最好的时机吧”
到时候粮草充足,不在存在什么后顾之忧,朱高煦怎么可能让过如何好的机会,一旦错过了,就要等明年,而一年的时间对于朱瞻基而言,则可以更好的控制朝廷,那些原本相反的人都不一定会跟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