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原只是想要休息,自觉狼狈,也不想让人看到她说她多事,便躲到了山石之后,哪里能想到,居然能听见这样的一番言论?
待得两个丫环走了,她尚且没想着离开,只是想——也不知以前的那个黛玉,是不是也时常听着这样的言论的?
大家的奴仆丫环本是如此,他们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暗地里说些主子的八卦了。这是禁不绝的。只是那个活跃的丫环太过无顾忌罢了。不过,她的话,却也代表了府内大多丫环仆妇的看法吧?
黛玉素来不会主动讨好谁,对因为贾母而来讨好自己寻求门路的人更是不喜。拿她和宝钗比一下,自然是不如的。
但想起宝钗,她又叹一声——随分从时能随分从时到明扬贾府乃至于京城的地步,这本就是一件奇怪之事,只是这些丫环却是看不见的。真要说随分从时,迎春的丫环倒看得清楚——府内的小姐里面,哪个能在这方面比得过迎春?只是这个真正随分从时的人,换来的却只是一个“二木头”的评价罢了。
她又想起那个丫环对自己的评价——“又没人,又没钱”。
这可真是够“贴切”的评价!
贾府至少吞了她一百万两银子,但是,她自己从不宣扬自己有钱,贾府那里,又怎么可能把这种机密、盘剥孤女的丑闻泄露一丝半毫?便是最疼她的贾母,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此,在这些无知的丫环仆妇眼里,父亲在时,每年至少一万银子的“生活费”、带来的两百万两银子竟全部打了水漂了。她竟是成了一个“没钱”之人。
便是有了风清的灵魂,黛玉也不由得听得一阵气堵不快,便不要说,原本那个争强好胜,对宝玉又有一片痴心的黛玉了!
现在,黛玉虽然没有淌眼泪,却也还是不免深深叹息了一回,这才返回了潇湘馆去。才回到潇湘馆,又说是贾母传唤,便压制自己的心绪,连忙换了衣服过去了。
却见宝玉也在那里,之前的失魂落魄已经消失不见,又恢复了那种“且乐一天是一天”的模样,知道他尚没有觉悟。
这一日别无他话。
自那一日过后,敏感的黛玉便发现,府内的感觉渐渐的变了。倒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她是贾母最宠的外孙女,从王夫人王熙凤起,谁也不会在表面上怠慢了她。谁不知道,除了姑娘的二两例银,她是吃的药从官中帐上出,花的钱,多半还来自于贾母的体己,但凡胭脂水粉这类的东西,要么是宝玉自己做了送的,要么就是贾母让拿钱买的。便是贾政,在各个小辈中,看来最看重的,竟也是这个外甥女。
但是,依然是渐渐的变了。
原本那些百折不挠,会来讨她好以为晋身之路的丫环仆妇,渐渐的少了;她走在园内,那些丫环仆妇看她的眼神,逐渐不同了;紫鹃对她说的府内的闲言碎语,也逐渐的少了;她偶尔一次自己出行,因为听力极好,从偶尔听见的那些片言碎语中也知道,风向变了……原本和宝钗相比,下人们便是“多谓不及”,现在,给人的感觉更是明显了。
而对王夫人来说,她原本在表面上无可挑剔的关爱,也渐渐变了,下人们逐渐能够分出,王夫人心里的分量变化。
就是黛玉因为隔得最近,会去走走的怡红院,袭人这些丫环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唯独两个不曾变的,就只有晴雯麝月了。
这一天,黛玉看了一回书,又绣了一会花,便无聊出了门。想想看,还是走到了怡红院来,打算拉了宝玉去看李纨三春——最近唯一可喜的变化,大约便是跟进来的李纨逐渐恢复了活力,言笑逐渐多了起来的这一点吧。虽然说是进园来管束她们这些姐妹的,如今却常与她们一起玩闹了。
刚走上那山石边的游廊,她便听见,宝玉房内的秋纹碧痕正你一言我一语的挤兑另一个丫头呢,似乎是叫做小红的,明显的争风吃醋,而缘由……不过是因为这个叫小红的丫环,在里面服侍了宝玉一杯茶罢了。
也就是宝玉纵容这些丫环才闹成了这个样子。都名目张胆的争宠了。顺路走到宝玉房中,果见空无一人,只宝玉一人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看书。黛玉唤他一声,把他唬了一跳,连忙把书藏了起来。
黛玉知道,那多半就是现在的“禁书”了,当下也不理会,只是站在门口问,“你的丫头们呢?”
宝玉见她不问,倒是松了一口气,旋即笑道,“要么有事,要么便去玩了。”
黛玉摇头,“你也不拘着些,竟连个当班的都没有了。”
“何必拘着!他们愿意玩便玩去,我也不是没手没脚的。”一边说,宝玉一边让着黛玉坐下,又一边要自己给她倒茶。黛玉看他忙得不堪,偏又不长于做这些事,便说不喝不坐,叫了他往稻香村去了。
到了稻香村,却见凤姐也在那里,原来过两日便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辰,要摆寿酒的。说是要贾家几个姐妹也去,宝玉宝钗也要去,而凤姐薛姨妈王夫人便是不去,也要各自备上礼物的。现在,凤姐便来通知了一声,随即便在李纨那里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