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五十三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玉何时变得这样有条理起来?他这法儿,虽不能说无可挑剔,却让姐妹们都有了事做,少不得要操心,自己东道时该定怎样的题目才能让大家满意?又让其他姐妹们多了几分期待,因为并不知道,下一次会是怎样的题目与奖惩章程,也算是不错了。

    惟有黛玉,她却听出了几分不对来。

    ——宝玉说,“姐妹们轮流做东道”,却未说自己。最喜欢这一类姐妹聚会的他,如何肯让自己置身事外呢?

    当下就不由觉得奇怪,拿眼去瞅宝玉,却见他正带着些许期待的看着自己。心里不由一阵不乐,重新又扭过了头去。这一扭,却见不远处坐着的宝钗也正若有所思的看着宝玉呢。似乎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又忙低下头去了。

    探春正和李纨定东道的顺序呢,并未注意到这边的状况,连迎春和惜春也仔细听着,同样不曾注意。倒是贾兰,他本来就奇怪呢——之前明明见到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怎么这两人却是先后隔了这么久到的?何况两人间的情况又有些古怪。

    当下就不免有些在意。

    恰好就看到了三人之间的一次眼神交流——薛家那边的阿姨看着宝二叔,宝二叔看着林姑姑,林姑姑似乎现在很不待见宝二叔,薛家阿姨又不愿意让人注意到自己注意宝二叔……

    不得不说,贾家年纪尚小的嫡长孙被这个关系弄了个头晕脑胀。作为一个大家族出生,待遇并不算是太好的嫡子,这一瞬间,几个人的眼神交流,轻微的头部动作,就已经让他看到了很多东西。可是,他却完全不能理解。

    在他原本的心思里,虽然知道林姑姑和宝二叔的关系挺好,但是那也就是兄妹间的好关系。婚姻之类的大事,都该是父母作主的。大家的少爷、闺秀,都应该是没有“私情”这种东西的。

    但现在,他却发现并非如此。

    小小年纪的少年还不能完全掩饰自己的心思,一瞬间,他虽然及时转过了头,脸上的表情却是丰富无比。心里千思万绪最终化作了一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却不只是老祖宗和太太的争夺呢。

    贾兰还不曾反应过来,探春已经笑着说了,“既如此,便这样排了,每月初二、十六,各起一社。若逢节日庆典,便不妨空缺。我之后,便是惜春妹妹。惜春妹妹年纪小,但下月初二正是凤姐寿诞,不妨空下。惜春妹妹的年纪也要看着兄姐的经验好借鉴的。故此,下月十六是大嫂子,以后是宝姐姐、二姐姐、二哥哥、林姐姐、我,然后就是四妹妹了。兰哥儿便跟着大嫂子了。大家轮着来,如何?”

    众人都没意见,便连宝玉,虽然之前他的话透露了些端倪出来,此刻也没有反对。

    探春便愈发的兴致勃勃,说道,“之前不过是个大略的念想,我这一社,不过做抛砖引玉之用,大家便不要苛责了。”

    当下,众人便到了秋爽斋的院中,丫鬟们早在梧桐树下,芭蕉叶边摆好了桌椅,又放了新鲜蔬果、茶酒等物。姐妹们坐下来,宝玉便提出可咏白海棠——他认的养子贾芸恰好送了两盆漂亮的白海棠给他,否则他就出门去了,也接不到扎子,又临时回来。

    于是众人又开始给自己起别号,因这大观园内的名字起得雅致,大家的名号,倒都应了居所的名字。

    李纨自号“稻香老农”,黛玉被探春建议,起了名字叫“潇湘妃子”,宝钗被命名为“蘅芜君”,除探春因喜欢芭蕉而自命蕉下客外,迎春惜春也因为自己的无所谓,而被直接喊作了“菱洲”和“藕榭”。

    这些东西,自然黛玉是都知道的。

    甚至她还知道,不知道是命运还是什么,在《红楼梦》中,人们的一言一行,往往都影响,或者说暗示着他们的命运和未来。

    如此说来,潇湘妃子和蘅芜君,都称不上什么好称号。潇湘妃子有还泪泪尽之意,更让黛玉不快的是,还隐藏着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的意思,比起泪尽,这可是她更不愿意接受的。而蘅芜虽为香草之喻,却谐音“恨无”。恨无缘,恨无君,可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不过在同时,她也不信命运无可改变,更不信一个名字就能确定自己的命运,因此对这个称号也就是一笑而过,也坦然接受了。

    宝玉在经过了一番争执后,还是从着姐妹,把自己的号定做了“怡红公子”,接下来,也就只剩下一个,在原本的故事中并没有出现的贾兰了。

    黛玉见贾兰静静的坐在一边,忽然心中一动,笑道,“大嫂子叫了‘稻香老农’,兰哥儿也很不用再想了,直接叫做‘稻香小农’如何?”

    众姐妹看着贾兰,他容貌俊秀,一身白衣,看着就是个干净文静的公子哥儿,想想看“稻香小农”四字,都笑了。

    宝钗便笑道,“大嫂子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叫那名号自然是好的,兰哥儿却要努力攻读,日后好蟾宫折桂的,怎好叫这个名字?”

    李纨听了宝钗的说法,露出了一个极微极淡的笑容,原本有些僵硬了的脸色也缓和了好些。

    宝玉却赞道,“文人自有隐世之心,纵居庙堂之高,亦自念江湖之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