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十五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贾母和黛玉坐在一辆车上,还带上了探春。贾母没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养神,她知道,自己的外孙女儿,只要愿意,那就能够应付在北静王府可能发生的任何事情。如果不愿,说了也没用。

    不得不说,这个年老成精的老人家,还是颇为了解自己的外孙女儿的。

    而在后面的车子上,王夫人的车上气氛却颇为沉闷。宝琴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的姐姐和干妈之间的气氛似乎有些麻烦,这不是耍乖卖巧能够解决的。所以她明智的沉默了。

    她不知道,这段时间接近年关,没有多少红白喜事,所以宝钗帮忙做事,倒是颇得王夫人喜欢,可是,就在前几日,王夫人却和宝钗爆发了第一次冲突。

    自从元春进了宫,贾府就多出了一项打点宫中的银子——当然很多官员家庭都免不了这项支出——而这当中支出最大的,就是对太监的贿赂。

    这些最为靠近皇帝的近臣,身体残缺,多半都只能寻找一些特殊的喜好。最为广泛的,便是银子。不给银子?可以。只是,历史上不知都有多少清高的忠臣,就因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和宠信。贾府世代为官,自然不会蹈这样的覆辙。不管朝代如何的禁止宦官干政,这些太监,总是有办法影响皇帝的。关于皇帝,最为微小的信息,都能挣钱。

    现在,元春成了贵妃,似乎已经是非常高的位置了。但可惜的是,守在后宫中的她,依然不会是最接近皇帝的人,甚至因为身居高位而迟迟无子,没有依靠,反而更需要皇帝的消息、皇帝的宠爱了。而太监们,又因为这位置的高贵,而觉得索取更多的金钱是理所当然。

    因此,贾府和宫中太监的交际,反而更加的频繁,花费了更多的钱。

    前些日子,宫中一个有权有势的夏太监,一张口就要一千两,买一件他看上了很久的古董。这样的花样也算是多种多样了,尽管万变不离其宗。而这属于贾府中的“灰色支出”,一向都由凤姐掌管,王夫人让宝钗找凤姐去要。可是,凤姐却拿出了一个账本——到了年末,为了这样的灰色支出预留的银两、收入,早就被花光了,要等也只能等年末庄子送的租、例来。凤姐经常都需要从自己的收入乃至于嫁妆中取出些东西来贴补,也是无奈之举。

    但如今她不掌家了,哪里还愿意拿出自己的东西来?

    宝钗只得空手而归。但是,她也是不愿意拿薛家的钱来贴补的。毕竟薛家和贾家一样,因为掌权者无能,所以已经不同往常了。

    事实上,如果她回家去请示母亲,结果可能不同。但事情紧急,她只得回去禀报王夫人,自己又不愿拿钱,结果这钱,便由王夫人出了。

    这样的一笔极有可能有去无回的钱,难免让平日里面从来不花私房钱的王夫人心里不快。自认自己没有出钱道理的宝钗也觉着委屈。

    这就造成了姨甥两个,如今在一辆车子上坐着,却哑口无言的情况。

    宝钗知道,会把她带来,说明王夫人的心意还没有改变,她只要如以前一般,曲意讨好就可以让王夫人高高兴兴的,努力帮助自己了。

    可是这一次和之前不同,这一次,如果需要“曲意讨好”,可能就要由她们薛家替贾家出这一份预算外的钱了。如贾家给宫中的钱,这基本上是收不回来的。而如今黛玉又有了如此的名声,她和宝玉的事情又没有一点兆头——老太太死不松口呢。莫说是她,就连薛姨妈,此刻也下不定这样的决心。

    ——如果元春此时已经有了一个皇子,那倒是可能不用犹豫。

    因此,宝钗此时也无法刻意和王夫人交好了。

    这样沉默的气氛就一直保持到了北静王府。

    黛玉和其他几个姐妹跟着贾母走到了坐在主位的北静王太妃面前。她素来有一个感觉——这个时代,女孩子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贵妇人就那么几个模样,而老太太,似乎也就是那么几个模样。

    现在这个老太太,给她的感觉就和贾母颇为类似,北静王妃,也不脱离雍容贵妇的形象。

    太妃和贾母说了几句老人家说的话,就拉着她们,似乎一个个的打量了起来。

    北静王妃,也就是甘夫人的侄女儿。她看着走过来的四个姑娘,只觉得虽说除了一个都是年纪尚小,却是都品貌出众,气度不凡,除了之前见过的薛林两个,还有一个,甚至能够看出日后长成,容貌只怕会在她之上。

    她倒也没有特别的不舒服。

    凑到了老太妃的面前,把这几个姑娘都先给介绍了一番。在北静王府,老太妃可以说才是她最大的依靠。而不是那位风流的王爷。所以,她是不会违逆老太妃的。老太妃喜欢林黛玉,她在介绍的时候也就多说了几句好话,尽管她对这几个小姐也称不上太过了解。

    跟着老太妃看着四个姑娘行礼,她也着重把她们都打量了一番。

    除了薛家大姑娘年纪已长,另外几个年纪都还小,没有完全长成。

    薛大姑娘身材颇为丰腴,穿上冬装,倒是显得十分圆润富态,但也不过分,光论容貌仪态,倒是各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