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七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惜春现在出家的那个尼姑庵位于京城郊外的一座山中,不是知名的山,也不是知名的庙,香火不旺,信徒稀少。这使得一路上的风景都安静而优美。

    此时是残冬仍在的时候,草木并未发芽,也没有那些名胜中照料得极好的梅花等观赏植物,但完全天然的感觉,即使是这样的季节,对已经看惯了大观园人造美景的黛玉来说,也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这样的庙,却也并不等于人人都是诚心礼佛之辈。

    惜春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待遇,这是贾府和宝玉,分别在明中暗中,都要这里的主持照顾惜春的缘故。主持本身为利所动了。

    黛玉因为并不信佛,所以每次给香火钱的时候,也会提起惜春来,结果,那主持以为她也是惜春这个小姑娘的相关人等要她照顾她了。

    惜春非早晚课的时候,时常都在自己的房中礼佛,并不要做什么。

    但现在黛玉来的时候,主持已经会照例告诉黛玉惜春在做什么了。

    这次也是,一把黛玉迎进门,五十来岁的主持便告诉她,惜春在接待一位客人。黛玉本来并不喜欢这个例行环节,这次听了却是大为惊奇。

    惜春自从出家以后,便不再接待贾家的来客了,连宝玉在见黛玉的时候都说,惜春并不见他,所以黛玉也不想现在就打扰他。而在贾家之外,她又并不认得别的什么人,所以,这是招待什么客人?

    黛玉不免顺口问了一句。

    “是贾家来的三姑娘,和那位自愿舍在我们这儿的空善原本却是俗家的姐妹。”慈眉善目状的主持说道。并不过问黛玉是什么身份。

    探春什么时候得到了贾家大人的同意跑来看惜春?

    主持带着慈善的表情笑道,“施主还是不想见空善吧?不妨到我的禅房坐坐?”

    黛玉点了点头。

    这个主持虽然为人依然圆滑,但在佛法上的造诣还是很深的。这点黛玉早已经确认。以前她就经常和惜春辩论一些佛法哲理的问题,但是两人都是自学,并不曾受到过这方面的教导,在遇到了这个主持以后,黛玉就立刻发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事实——到底不愧是一生都浸淫在其中的人啊,虽说只是小尼姑庵的主持,却已经是胜过了她们。

    还好,虽然辩论仍然时时处于会输的那方,但黛玉的意志坚定,对自己的人生十分明确,倒不至于被她的佛理“感化”、“诱惑”得跑去出家。

    见黛玉点头同意,主持便笑了笑,把黛玉往她的禅房引去。

    尼姑庵虽小,却也有自己的特色,在这儿,最大的特色,大概便是在后院的那一株百年的老树了吧?枝干粗壮,根系甚至隆出了地面,尤其是那些落地后又迅速壮大了的“龙须”,更是使得这株龙须树的树干看来粗壮无比。

    尼姑庵里面的那些稀少的信徒,常常会系丝带在树干上,数年之后,便被龙须固定,即使是解开系着处,也是无妨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求平安的仪式。

    即使自己不说,只要出了足够的香火钱,也能获得这个福利。

    黛玉倒是不在乎这个福利的问题,她现在用的名字,却是她前世的名字。该不该算在现在的她身上还真是难说。

    她照例在这棵树下站了一会儿,眼角余光却是瞥见惜春和探春两个从惜春,不,空善的房间走出,不由得吓了一跳,忙躲到了一边。

    让惜春看见倒是无妨,但她不想让探春知道。

    主持了解的笑了笑,竟也跟黛玉起站到了树干巨大枝干的另一边。

    昔日的两姐妹沉默无言的一路走来,探春显然也知道这立在后院中央的龙须树的含义,她也停下脚步,似乎是看着什么,静静的出了一回神,此后才叹息了一声。

    惜春冷淡的说道,“施主并不受佛法教诲,来此也是无济于事,以后却是不必再来了。”

    探春又叹了一声才说,“果然如此,我并不能从佛法中找到平静,和妹妹不同。”

    惜春颂了一声佛,“出家人四大皆空,凡尘的俗缘,却是与我们再无关联了。还是请叫空善吧。”

    探春又沉默了一会儿。

    惜春又道,“施主既然知道自己期待何物,便无需犹疑才是。”

    探春苦笑一声,说,“我期待什么?若我是个男子,早离了那个家,可惜我身为女子,又能如何?我所能期待的唯有一点,便是能成一个家族的掌事奶奶,如二姐姐那样便好,人家再差一点也无所谓。可惜,却是很难实现了。”顿了一顿,又道,“这和妹妹你求的出家不同,我这个却是很难求得到的。可惜,出家又终究是难以甘心。”

    也许是以为并无他人在场,惜春不再管俗事,贾家又再没有人可以说这些,探春却是说出了心里话。

    她的婚事她是无法做主的。

    她想要的是那样的姻缘,可她没法和任何一个人说,也没人会考虑她的这种意愿,她的婚事,只能看贾家的需要,如此而已。

    探春停顿了一阵子,又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