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渭水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十三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竹梅坐了十二个多小时的火车,晚上九点,在关中东部的渭南车站下了火车。一出检票口,眼前是一个不大的广场。寒冷的夜风嘶叫着,她脸如刀刮。她放下行李,裹了裹头巾,盘算着晚上在哪里过夜。

    广常耗周一团漆黑,只有候车室门前亮着灯。为了省钱,他想在候车室过一夜,第二天继续赶路。

    到了候车室门口,要往进走,被值班人员挡住了,向她要车票,她掏出车票让值班人员看。值班人员一看,说:“不行,这票是用过的。只有乘车的旅客才可以进去,你住旅馆去吧。”

    看来这钱还不能省。好,那就住旅馆吧。

    进了一家旅店,一问价,最便宜的四人间住一宿也要两元。她掏出钱来,人家又要祝恨证件,她没有,还是不能住。

    出了旅店,她没了主意。难道在外边冻一夜不成?她在车站广场兜了几个来回,没有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她只好离开广场,沿着漆黑的马路一直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前头出现了亮光,她心里也感到一亮。黑暗中的光啊,看去是多么柔和,多么亲切#糊一直朝那亮光走去。

    她终于来到渭南县城的正街上,有亮光的地方是汽车站。这太好了,明天在这里坐汽车就能回到老家。她现在已经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汽车站门开着,她朝里看了看,就走了进去,看见挨墙的几把长椅上睡着人,还有几个人蜷卧在砖地上。她就在那几个人中间蹲下了。啊,有这么好的地方,就不在外边受冻了。她感觉很累,头枕在行李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她和小刚来到南河桥头,河水暴涨,木桥叫水冲走了。

    “小刚,不敢过!”小刚已经跳进水中,水漫过了他的头……

    她大声喊:“小刚!小刚!”她正要扑进河中,小刚却站在对面的山头上,对着她笑。

    她母亲又向她走来,她正要迎上去,一个浪头涌来,母亲被汹涌的巨浪卷走了……

    “妈!”她不顾一切地扑向河中……

    “喂!起来,开始买票了。你还在睡!”竹梅被一个好心的旅客推醒。她一睁眼,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她用手紧紧地捂住难受的胸口,眼前仿佛还是浑浊的河水……

    “让开让开!”一个清洁工提着洒壶洒水,已经洒到竹梅跟前了,只好停住。

    竹梅反应过来,急忙站起,揉着惺忪的睡眼挤在买票的队列里,又不放心地问洒水的清洁工“这里卖到枣庄去的票吗?”回答说:“枣庄在那边。”她又转过去跟在另一列队的后边。

    当她拿到一张去枣庄的汽车票时,身上还有十元钱。这时,离发车还有一个小时。

    天已经亮了,街道上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新的一天开始了,她觉得这一天特别新鲜。今天就可以赶到大哥家了,她想买一点礼品。她走进开门的商店,买了点糖果——这在甘肃是买不到的——再想买点别的,可钱已经不多了。

    她想吃点什么。再向前走了几步,街边有卖醪糟的,主人满身油垢,醪糟担旁边放两条长凳,几个人坐着喝醪糟。竹梅站着看了一会儿,问:“一碗醪糟多少钱?”

    回答:“两角。”

    “要不要粮票?”

    “不要。”

    竹梅大为高兴,放心地在凳子上坐下,说:“烧一碗。”

    风箱扑嗒扑嗒响了一阵,一碗热烫烫的醪糟放在竹梅眼前。竹梅用调羹一点一点品尝,一种酸甜的味道特别芳香,她好久没有喝过醪糟了。又想起小刚,心里说:“我小刚也能坐在这里喝一碗醪糟该有多好啊!”

    “要馍不?”主人看她光喝醪糟,体贴地问。

    “要不要粮票?”

    “有粮票一角五,没有粮票两角。”

    竹梅迟疑了一下,说:“给一个。”

    主人从身旁的筐子里揭起一块白布,拿出一个馒头递给竹梅。竹梅掰成小块,泡在碗里,边吃边喝。这是她两年来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吃完了,要开钱时,她想起身上还有二斤粮票,但要留着,到不得已的时候再用。她拿出一张五角票开了饭钱,给她找了一角钱,她卷在其它钱中,装进口袋。

    回到汽车站,正好发车时间到了,旅客们正在排队上车,对号入座。她最后一个上车,她的座位也在最后一排。

    一辆半旧的黄色大轿车开出汽车站大门,向东北穿过一条弧形狭长的街道,又转向北行驶在炉渣铺就的公路上,轮胎辗起的灰尘让清晨寒冷的狂风驱赶着,在广袤的原野上奔驰。车子狂如猛兽,往前直冲,上下颠簸,坐在最后一排的竹梅觉得五脏六腑快要抖出来了,但她觉得好奇,觉得新鲜,她望着远处没有边际的灰黄的田野和稀稀落落的村庄,心想:“这就是母亲常说的八百里秦川,真是名不虚传。大哥家就在这平原上。这和她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玉石镇相比,简直是另一个天地。世界原来这么大,为什么要困死在那个小川道里呢?母亲为我指的这条路走对了。”她又回想起一两天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