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四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五月初一,奉了贵妃的旨意,要在清虚观打醮,虽然想着看不到什么东西,但在贾府难得出门,黛玉还是兴兴头头的起了个早,早早的就到了贾母那里。

    出得门来,在门口匆匆一瞧,便只见门前虽然是车辆纷纷,人马簇簇,却是一个闲杂人也无。固然不会让外人看了内眷小姐,但内眷小姐想要看些什么东西,果然也是完全不能的了。

    黛玉被安排和宝钗共乘了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两人对面一坐,黛玉这才发现,从四月二十七日起,她二人虽然时常相见,却是一句话都不曾说过。

    那时她看见了宝钗腕上的香麝串儿,因为和她那雪白的藕臂、一身轻淡雅致的衣服相配一下,感觉特别的显眼。一时瞧见,不免多看了一眼。宝钗当时连忙收回了手去,在那之后,两人便一句话也不曾说过了。

    黛玉听见后面喧喧嚷嚷的,似是到了丫鬟们上车的时候,她们不免要挤上许多,故此,磕磕碰碰的,不免你说我,我说你,说笑声都传到了前面来。

    她便斜靠着身子,手中摇着扇子,也不看宝钗,嘴角倒是噙了一抹笑意。

    宝钗坐在对面,正襟危坐,先是低着头似乎在沉思,过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来看着黛玉,半晌笑道,“颦丫头也调皮,丫鬟们的玩笑有什么好听的。我正有一句话要问你呢。”

    宝钗都这么说了,黛玉自然不好不理会她,只好转过头来,问,“有什么话要问我?”她不是那个渴望亲情的黛玉,会轻易被蒙蔽的啊。

    但宝钗显然也没这个意思,只是问她,“昨儿姨妈还问我呢,你总有几天没和宝玉说话了,是不是两年没出什么事,现在又闹起小性子来了?”

    黛玉心想,宝玉的不对劲,果然他们也都注意到了。毕竟以前宝玉最喜欢在她身边转,跟她说话的。说来宝玉也确实是受了打击,只是听她那样说,抱着不要她为难的心思才勉强做出正常的模样。但他到底功力不足啊,怎么可能看来真和往常一样呢?

    只是,宝钗忽然问出这个问题来,是什么意思?试探?

    怎么就一定是她闹了小性儿呢?不能是宝玉的错?

    她略略用宫扇挡住了嘴,想了一会儿,方才说道,“并没有闹什么小性子。只是兄妹们年纪大了,没有总在一起的礼。日前我这么说,他倒生了我的气,不肯和我说话了。”

    黛玉说的自然坦然,倒让宝钗深为诧异——难道黛玉竟没有那样的心思不成?一时间又有些自愧,又有些欣慰。

    过了一会,方才笑道,“虽有男女大防,但彼此亲戚兄妹,日常相处亲近些儿,也没有什么。想来过两天宝玉也就回转过来了。你们两个闹矛盾,倒是白让别人担心。”

    黛玉轻轻蹙起眉,“宝姐姐,若是担心,问问就是了。虽我年纪小,也并非不知世事,难道就那么叫人担心不成?”

    宝钗忙笑道,“怎会如此。”想起自己之前说的话,又忙说道,“妹妹自回到京城来,便沉静了许多,总没再和宝玉闹矛盾了。我也和姨妈说了的,必然无事。只是你也知道,姨妈最是如今就宝玉这么一个儿子,最是疼爱不过,难免操心些,我们这些做晚辈的,总也要少让长辈操心些好。”

    说话间,那边的丫环们也都上了车,整个贾府的队伍已经开始前进了,黛玉也不免有些觉得摇晃。一时间,她也弄不清,宝钗这是在叫她以后多注意些王夫人的心思呢,还是在说她不懂事呢?

    她也是一个心思重的,不由得心里便转了千百回的心思,轻轻的扭着手上的帕子,有些拿捏不定。

    但转念一想,管她说得是什么呢?这件事情又不是她的错,难道还要自己认错来讨好舅母?

    便自顾自放下了,不再多想。

    一时间,两人对坐尴尬无言。

    此时贾府的车队已经到了闹市,黛玉听得外面行人闪躲让避之声,蹙起的眉头却也难舒展开来,公府的女眷出行,这样的排场,虽然不能说“过”,却还是让她有些不舒服。加上车中有些闷热,便轻摇着扇子,又一边用指尖略略挑起了窗帘的一角,从缝隙里斜瞅出去,只见避开在两边的行人,正都朝着车队指指点点呢。

    她视力极好,能看见多半都是些穿着粗使衣服的汉子,还有些妇人,间或还有些书生士子打扮的人,想来都是想要看热闹的。

    “妹妹小心些,莫要让人瞧见了。”宝钗见她这样,连忙说道。

    “不过是略瞧瞧罢了。”黛玉自然也知道大家闺秀的规矩,但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人,她又用这样的角度看,能被看见才是奇事呢。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实在是看不见街道上的日常景象,过了一会儿,她也就觉得无趣,放下了。心里想着,果然现在是不可能的看看这古时的市井风情的,大家闺秀距离这样的生活太远了。

    一时间已经到了观前,黛玉等人要下轿,四周的闲人早已经驱散了开来,众婆娘媳妇把车前围了个风雨不透。紫鹃等在后面,黛玉便在一个年轻媳妇的搀扶下下了车,忽前方一阵骚乱,似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