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五十三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话间,李纨也带着贾兰过来了。

    一进门来,李纨就笑道,“雅的紧!若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只是林丫头,你却要我带兰儿来献什么丑?”

    “这一社做不做诗还两说呢!”黛玉站起身来笑道,“至于兰哥儿,这可不是我说的。之前宝玉就说他的诗词功底好得很,我看他年纪虽小,在长辈们面前做诗也是不怯的。又何妨让他来呢?免得每天死读书,读死书了,那可如何是好?”

    李纨听了就是一愣。

    她也知道,最近这些日子——似乎是从宝玉受伤后一段时间开始,贾兰就和宝玉的关系近了不少。说起宝玉的时候,贾兰也没有那种不屑、不甘的神情了。或者说,这种神情淡了。她不知道这是好事坏事,但反正贾兰都和贾环走得近了不是么?多一个宝玉也没什么的。但她还是不料,竟然已经到了宝玉让贾兰来参加姐妹聚会的地步了。

    宝玉不是最喜欢和姐妹们聚会,将之视为平生乐事,而对兄弟之间的情谊只敷衍了事的家伙么?怎么会让敷衍的人出现在自己的平生乐事上面呢?

    她还没反应过来呢,宝钗已经笑道,“原来如此!即说是效仿古人,以文会友,也不用在乎什么辈分了。兰哥儿也加进来,若有什么奖惩章程,也一并算上他就是!只是,却是难免要大嫂子来替他出这个分子了。”

    贾兰原本还是有一点拘谨的——毕竟是和这么多“姑姑”“阿姨”相处在一起。宝钗这么一说,他的拘谨之情立刻就少了几分。

    李纨沉默了一下,这才笑道,“既然姑娘们看得起他,那我还有什么话说?能让兰儿学点东西也是好事,也让他知道,闺阁中可是不乏才女的。”

    宝钗连忙谦让,黛玉也微笑着重新坐了下去。

    几个细心的姐妹们其实都是知道的——李纨并不喜欢出钱,不管做什么。除非府内的必要事件,否则她拿了钱,全部都是往口袋里装的。

    不管出于什么想法,反正久而久之,都成习惯了,最初的念头,反而已经不那么重要。

    宝钗这样一说,不免让这位嫂子想到可能要出的东西,稍稍有点心疼。但贾兰却明显是承了这份“平等相待”的情的。

    李纨自然也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变化,所以才那样说。一边又让贾兰给几个长辈行了礼以后,让他坐到一边去了。这才问道,“适才林姑娘说指不定做不做诗,三姑娘的扎子上又写诗词,这聚起来,却到底是为的什么?”

    探春笑道,“正要先规定一个章程呢。毕竟也不是所有姐妹都精于诗词,若只论诗词,岂不是二姐姐、四妹妹就只好做评审工作了?虽我也能做一两首诗词,但总比不上薛林二位,少不得也就是次次做陪客了。”

    黛玉在一边听着微笑。

    在原着中,诗社几乎就是为了几个诗词造诣好的姐妹而设。她,宝钗,湘云……其它姐妹们的光芒,总是被掩盖在下面,她们虽然有工作,这工作却是那么不显眼。迎春限韵,惜春监场,最后评论诗词的工作,几乎都由李纨一人接下……

    但现在,经过了迎春议亲,大家帮忙准备嫁妆的事件,姐妹之间的感情,明显加深了一些,大家也更加会为这些不显眼的姐妹们考虑了。所以她说不要一味做诗,才很快得到了探春的赞同。

    李纨兴致勃勃的听了探春的又一次描述,也很赞成“不能只做诗词”的想法,只是如何定下即有趣,又不能太宽泛,即有条理,又不能太拘谨的章程来,一时还没个结论。

    这时,宝玉也走进来了,进门就说道,“果然要开诗社了?我竟成了最晚的。可要受罚否?”

    宝钗笑道,“还没定好章程呢,倒先来了个自愿受罚的。”

    宝玉疑惑的问:“什么章程?”见宝钗一指探春李纨两个,不由更加迷糊。探春见了,一拍手,捂额道,“早知道,就该和林姐姐商量了再写扎子,如今这事我是说了三遍了,竟还要说第四遍!”

    黛玉笑着站起身来,拿了自斟壶,倒了一杯茶送到了探春的身边,笑道,“这却是我累了你了,服侍三姑娘喝杯茶吧。”

    探春看她巧笑嫣然,虽然端茶倒水,却别有一番雅致风流,自己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忙道不敢,一边接过了茶来,一边说,“林姐姐的口才是好的,二哥哥这里,便交给你来说了。”

    黛玉还没什么,听见这句话,宝玉便是不免一僵,小心翼翼的看着黛玉。谁知黛玉并不看他,却还是简单的把事情说了。

    宝玉见黛玉这样,便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笑着说道,“这却是三妹妹、大嫂子着像了。为何非要定个通用的章程不可?这次结社却是三妹妹发起的,便按三妹妹的意思,大家做诗,也是三妹妹准备这个东道。一个月定个三两次结社,姐妹们轮流做东道,轮到哪个姐妹东道,便由得哪个姐妹定下题目章程,若是不有趣,不能让大家喜欢,便这个东道的姐妹受罚,如何?”

    探春和李纨听了,互相望了一眼,都说同意。

    只是这次连迎春也不免诧异起来——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